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麵包的好伙伴:蕃茄雞肉、起司海鮮醬。



四月的天氣多變異,沒有春雨、冷熱變化大,氣象主播昨天還提醒民眾勿收冬衣,預告明天氣溫要下降到1112,前天做辮子麵包室內溫度18.3(麵糰終溫23.8℃,很理想),今天室內溫度21.8,打麵糰沒加冰塊,麵糰終溫落在28.4℃,很不滿意緊靠在28℃上下,前後一天,高三度的氣溫,差在麵糰沒用冰牛奶(260g),麵糰溫度就升高了4. 2 ℃,大意不得,把麵糰攤在桌面上醱酵,經過43分後,溫度下降至23.8℃,這是要的理想溫度。是的,做麵包的每一項作業程序總是斤斤計較,辛辛苦苦打的麵糰,一拉薄膜的滿意,不能被一項小小輕忽給毀了,這將影響到麵包的美味。

食譜的水份比辮子麵包多加3%,麵包就好濕潤、柔軟,吃起來綿綿密密的,很可口。

這幾天做麵包的重點落在試食材貿易商提供的樣品,想做幾個有趣的造型,沒細心拍下局部,這圖文世界的生活型態,逐漸反其道而行 (只抓拍幾張記錄),心思全放記事本,勤做筆記多年,密密麻麻,好像也很少回頭看,生活需要耐心和執行力,麵糰的整型與醱酵時間的配合,來來回回,腦子全是數字,有逐漸麻痺之感,每天少不了的計劃,要落實製作就要有很強的動機,好的食材,給生活帶來靈感,當關掉烤箱電力的那一刻,好像高興只有一下下而已,回饋的只有一些數據,記得要留各不同口味的麵包給張先生,以回饋食材搭配麵包的好口味。



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

淺談辮子麵包的配方


辮子麵包有很多種,Challah辮子麵包是猶太人的日常吃食;hefezopf是德意志復活節要吃的傳統麵包(不僅用於復活節和聖誕節的餐點上,亦是平時的早餐和下午茶的糕點。)Zopf 是多數瑞士人在週末假日必吃的瑞士麵包,因此又稱Sunday bread (瑞士人平日大多數吃黑雜糧麵包,星期六則跑去麵包店買辮子麵包等到星期天早上才享用,所以辮子麵包也可稱為星期天麵包)

辮子麵包是乙級烘焙的考題之一,以Challah辮子麵包為食譜配方,在成份上有特別的地方,就是不用奶制品,沒有奶油、牛奶,這和猶太文化中牛奶不與肉同時』的戒律有關,德國hefezopf (HEFE=酵母,ZOPE=編織) 和瑞士Zopf 的食譜配方則無此禁忌,加入鮮奶或鮮奶油和蛋黃為辮子麵包的基底。唯水份偏低是辮子麵包配方的通律,做出來的麵包口感較有嚼勁,沒有土司的鹹度,是其特色。因水份含量少,可以做出許多不同造型的麵包,這就是在整型時比較好玩的地方。

這次把辮子麵包的配方改了,若水量或油量少打至麵筋擴展階段:攪拌至油脂與麵糰為柔軟有光澤、具彈性、用手撐開麵糰會形成不透光的麵糰,破裂口處會呈現出不平整、不規則的鋸齒狀。歐包即為低油、低糖的麵糰,在攪拌時就要很注意麵糰的延展性,在甩缸時把速度降低,避免一不小心打斷麵筋,在配方中增加水份可打出較漂亮的薄膜,若增加油量,攪拌時間延長,則要注意避免攪拌溫度升高的問題,增加水份可延長麵包的老化、增加油量可使麵包更Q有咬勁,增加%因人喜好不同而定,若要做各式編結造型,加入的酵母用量和第一次醱酵的時間控制,息息相關。

結論是:配方沒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方法。』,坊間乙級教材書籍配方大同小異,僅為參考的數據之一,配方只是加加減減的遊戲,多做幾次,調配自己喜歡的口感和軟硬度,勿拘泥『枝微末節』,以做起來可以得心應手才為最佳的配方。






辮子麵包的歷史回顧,201547 星期二, http://farmer-sweet.blogspot.tw/2015/04/blog-post.html


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

辮子麵包


做麵包要有心情,更重要的是天氣溫度,擬好了配方,一直想做低溫牛奶土司,要將麵糰打好,預先冷藏12個小時(將材料慢速攪拌均勻至呈光滑狀,放入容器中,室溫約28℃,醱酵約一小時,隔天使用,冷藏約4℃醱酵約12小時),一天不會有成品。

早上的氣溫突降至21℃(室溫),很適合在室溫做直接醱酵,等同於在低溫醱酵環境讓麵包慢慢長大,那麼就做備料簡單的辮子麵包,去年製作時經常打斷麵筋,很挫折,把麵糰攪拌至光滑有彈性,慢慢撐開,拉出的薄膜略厚,想再薄一點,再加三十秒,馬上又斷筋給我看,這挫折的代價只有幾秒鐘,慘!

 攪拌麵筋擴展階段至完全擴展時就要注意了,甩缸,拉起麵糰有良好彈性,破裂口呈現出平整狀即可,不必要求至稍微透明的薄膜狀態。打安全牌,不要再跟自己過意不去。

靜下心來,加入中種救麵糰,在工作桌上手工揉麵糰,稍濕,更有利筋性的鍵結,測量終溫24.5,蓋上,第一次醱酵90分,做整形…………..(麵糰光光亮亮)。終於,好吃到不行,柔韌的麵包有著驚人的彈性與溼度,!有圖為證。



辮子麵包的歷史回顧,2013112 星期六, http://farmer-sweet.blogspot.tw/2013/01/blog-post_12.html

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

粗粒全麥湯種土司三明治


烘焙展最後一天,在周老闆的櫃位,巧遇前胖達人董座莊司傅,他極力推薦用湯種法做麵包,拿一個巨蛋麵包:湯種葡萄彩豆乳酪麵包,重約350g,咬一口的當下,香氣和柔軟的好吃令人驚艷不已。

從來沒做過湯種,有偏見: 湯種老化的速度很快』,二、三天後,把前一天預做的湯種麵糰拿來做土司,第一次做,很好奇這麵糰能發揮的功力?

湯種麵糰,麵粉:水=2:3。
【一般湯種做法】:麵粉:水=1:5(250+50),小火加熱,攪拌成波紋糊狀,離火,蓋保鮮膜放置至室溫。
中種麵糰。
完成溫度26.8 ℃,湯種麵糰用較多的水拌合,沒有放冰塊的空間,溫度高了一點。
唉呀!中間醱酵太久了,下廚做中飯,時間失控了。
没拍烤焙後的土司成品,重點在做三明治。
湯種土司很軟,把三明治壓實一點,麵包體快扁了,料多也很可口。
蛋煎薄的香氣較淡,肉片較薄,做起來的包裝比較美觀。